交通運輸部將建內河船標準體系
2012-10-15 16:58:11 來源:中國廣播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據悉,從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總結推進工作現場會了解到,到2020年,我國內河船型標準化將達到河船舶運力結構明顯改善,內河船隊的安全、環保、節能減排技術水平顯著提升,船舶與通航設施適應性顯著增強,船員工作環境改善和船舶美觀程度提高,基本實現內河運輸船隊現代化。
十年來,在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的推動下,內河運輸效率大幅提高,京杭運河航道和船閘通過量增長了93.7%,閘室利用率提高了60%,過去頻發的堵航事件已難覓蹤跡,實現了內河航運的暢通高效。
內河運力結構顯著改善。截止到2011年,全國內河運力規模達到8700萬載重噸,船舶平均噸位突破500噸,是2003年的3倍;內河水運更加平安、綠色。實施船型標準化,大量小噸位和操縱性能差的掛槳機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退出市場,船舶密度明顯降低,極大改善了船舶航行秩序,減少了水上交通事故的發生,水上安全形勢得到逐步好轉。與工程實施前相比,京杭運河水上交通事故率下降了51.4%,長江水上交通事故也明顯減少。
內河船舶技術水平得到提升。通過標準船型的推廣和應用,顯著提高了我國內河船舶的科技含量,推動了內河水運行業技術進步。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說,船型標準化不但包括對船型尺度的要求、還包括對船舶節能、環保、效率、先進性的要求,標準化不僅是淘汰老舊落后船舶,還要引導、推廣先進船舶。
交通運輸部將在新建船方面,通過建立標準船型指標體系,引導新建船舶向現代化船隊的發展方向,減少不符合要求的新建船舶進入市場,鼓勵建造技術經濟性能更高的示范船;在現有船方面,限期淘汰安全、環保性能差的水泥質船、掛槳機船、單殼液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生活污水排放不達標的船舶,以及不利于提高船閘效率的小噸位過閘船舶,對于其他不滿足標準船型指標要求的現有船舶,按照自然淘汰、引導淘汰和改造成標準船三種方式分類推進,逐步實現標準化。